Skip to main content

誰在乘坐一太「順風車」? (2011/5/31)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總是一不離二、二不離三。這邊廂的波司登(3998),在大股東增持股份後,公司再以股東資金回購股份,存在替大股東「抬轎」或「護駕」的嫌疑。那邊廂的第一太平(142),同樣以大型股份回購(share repurchase)計劃去支撐股價之際,公司董事卻同一時間行使購股權(options),低買高賣獲利套現,似乎有乘坐「順風車」的嫌疑。

在「拆解波司登回購財技」一文中,高仁已經解釋過股份回購的定義,在此不贅。至於購股權是上市公司根據所採納的購股權計劃,授出予董事或僱員等合資格參與者的一種衍生工具,它是給予持有人一項特定的權利,在到期日前以特定行使價,購入特定數目的股份。

授出購股權原因

獲授予購股權後,僱員便可以按照歸屬時間表,在不同階段行使其權利,以認購若干百分比的股份。而行使購股權與否,主要視乎當時股價與行使價的差別,若果前者高於後者的話,僱員既然有「着數」,不行使便蝕底。

上市公司除了給予僱員基本薪金和獎勵性花紅的報酬外,部分公司會授出購股權作為股份相關報酬,其主要目的是希望僱員與股東同坐一條船,提高工作動力。若果僱員盡心竭力把業務做好,業績好,股價自然升,僱員及股東齊齊得益。另一個授出購股權的作用,表面是有助提升僱員對公司的歸屬感,其實是希望以購股權「綁住」員工,可以長時間為公司「做牛做馬」。

大型回購支撐股價

說回一太的個案,於2010年6月1日,集團宣布董事會已批准一項大型股份回購計劃,以於24個月(即2010年6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期間)內,在公開市場以「場內購回」形式,購回最多價值1.3億美元(約10億港元)的公司股份。

根據公司年報,一太於2009年年底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約9.37億美元,按此計算,整個大型股份回購計劃可能花費近14%的現金,勁不勁?

對於股份回購的原因,一太解釋是考慮到營運公司的相關強勁表現、增長前景及集團投資產生現金的能力。董事相信集團的價值被大幅低估,按照當時收市價5.09元對資產淨值所計算,兩者折讓幅度約為48.3%。

集團聲稱,實施24個月的股份回購計劃,也是以提升全體股東的價值為目標。

一太果然言出必行,從2010年6月7日起,便頻密地在聯交所回購股份。集團從5元邊緣左右一直buy、buy、buy,受回購股份支撐之下,回購價一度高見7.39元,目前仍企於約6.7元水平。

自從回購股份之後,雖然一太股價已累積飆升超過三成,但其大型回購行動還未有停下來的迹象。截至2011年5月30日止,集團回購股份總數已達到4951萬股股份,涉及金額約3.35億元,相當於整個股份回購計劃目標金額的33.5%【表1】。

董事低買高賣套現

不過,在這個敏感的非常時期,一太的三名董事卻選擇行使購股權,並且即日沽貨獲利。董事A的行動最為迅速,公司進行股份回購不久之後,便率先以「超筍價」1.6698元行使購股權,「一鋪」獲利約629萬元。

另外兩名董事也有樣學樣,多次行使購股權買入股份,隨即在市場出售套現;其中,董事B的買貨及出貨紀錄較為頻密,兩隻手也數不完,累計淨賺約1855萬元;董事C的買賣次數較少,行使價也較高(5.0569元),所以僅累計賺591萬元【表2】。

一般而言,公司進行股份回購行動後,股份將予以註銷,每股盈利及每股資產淨值便會相應上升,股東權益也有望提升,為股價帶來正面刺激作用。

公司董事或僱員以低於市價行使購股權,再以市價出售股份獲利,低買高賣的操盤策略,也是人之常情。

巧合與避嫌

不過,高仁認為中間最少有三個問題值得反思:

一、公司批准大型回購行動在前,部分董事選擇行使購股權沽貨獲利在後,兩者一先一後的行動,時間上是否太過巧合?

二、在審議大型股份回購行動計劃的董事會會議上,持有公司購股權的董事作為可能受益者,有否放棄表決權以避嫌?

三、 既然董事相信集團價值被低估,期望利用股份回購行動去縮窄股價折讓,但部分董事行使購股權後不持貨,反而是沽出股份獲利套現,是不是與公司的理念背道而馳?

高仁左思右想之後,想到一個比較老套但又相當貼切的例子,可以讓讀者深入思考一下。於2003年3月,前財爺「蟲蟲」在財政預算案公布調高汽車首次登記稅,隨即被傳媒「踢爆」此前曾經購買一輛新車,變相節省了相關稅項。

其後,當事人解釋並非有意避稅,新車主要供接載初生女兒及妻子之用,只是時間上的巧合,但輿論一面倒不支持「蟲蟲」,原因是市民對高官操守有一定期望,不希望見到以權謀私。

套用上述事件在上市公司身上,董事會對利益衝突避嫌,又是否同樣重要?

本欄逢周二刊出,下周將會再次探討「唉女」,並且跟「唉女」算算賬。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財技高手的「實惠」財技 (2011/2/8)

時富投資(1049)大股東關百豪是公認的「財技高手」,除了超凡的財技之外,其「踢波」的「技術」也同樣出眾!在過去十多年間,關百豪充當「球員」的角色,把一直扮演着「皮球」的「實惠」,在系內互相「傳送」,精彩之處可能不亞於真正的足球賽事。 關百豪於1999年收購主板上市的時富投資,翌年入主東方銀座(996)的前身實惠集團,其後再分拆時富金融(當時聯會編號為8122)到創業板上市。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關百豪擁有三家上市公司,在入主時富投資的過程中,公司股價不只翻了一番,而且是由1.5元大幅飆升至超過19元,升值超過10倍,令他贏得「財技高手」的美譽。箇中三招「技術」如下。 出售實惠 先賺一筆 招式一:大股東「撞牆」,即把原本屬於私人資產的「996」,利用「撞牆」方式「踢去」上市公司。 2000年2月,關百豪以私人名義形式,以總代價6200萬元,相等於每股0.2元的價格,購入3.1億股實惠股份,晉身成為「996」的大股東,持股量53.88%。 同年5月,「996」建議先舊後新配股,關百豪為保大股東的地位,同時以每股0.6元,認購了1000萬股新股,涉資600萬元,使持股量僅被攤薄至50.92%,控股地位維持不變。 2001年2月,關百豪旗下時富投資,出資1.12億元,向大股東悉數收購「996」權益。 系內「回傳」 再賺差價 招式二:「金蟬脫殼」加「回傳」。2006年2月,時富投資從「996」(當時已改名為時惠環球)的手上,以1.4億元的代價,購回時惠(香港)全部權益(即「實惠」零售業務),使到「996」的「殼」和「肉」分離。同年8月,時富投資以1.06億元,把「殼股」「996」的27%股權,出售予「996」的董事兼股東之一的田琬善。 由於收購人原先已持有「996」的7.87%股權,加上新收購所得的27%股權,總體持股量超過三成,故此收購人提出全面收購。據了解,目前上市公司的「靚殼」價值動輒約2億至3億元,可見當時作價屬於「超抵價」。 直到2008年12月,時富投資又靜極思動,將持有「實惠」的時惠環球(香港)60%權益,注入已轉往主板上市的時富金融(510)之內,代價為1.86億元。2009年10月,時富投資進一步出售時惠環球(香港)餘下40%權益,代價1.24億元,全數由時富金融支付。 至於交易背後的動機,相信離不開大股東與上市公...

揭破「人頭」董事「隱身」伎倆 (2011/01/18)

每家企業都要依法向公眾披露訊息,但企業內裏其實還有很多不會或不願公開的「秘密」,這些「秘密」,對了解一家公司至關重要;本欄目的,就是嘗試拆解表象,把企業不想公諸於眾的訊息,暴露在讀者眼前,令大家分清真假,知所進退。 踏入新一年,新專欄正式面世,高仁先祝各讀者投資有道、得心應手。投資股票要有斬獲,風水學說的「趨吉避凶」,原來也可大派用場。「趨吉」者,選擇優質股是也,這方面可留待讀者慢慢研究。 筆者有興趣的反而是「避凶」,避開上市公司的「地雷陣」,以免偶一不慎,招致金錢損失。 上市公司在交易所掛牌,要向持份者(stakeholders)負責,訊息透明度的要求較高,溝通工具包括有財務報表、年報、股東周年大會、通告等等。不過,奇怪的事情卻在年報內出現,部分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變身「隱世高人」,除了「隱姓埋名」之外,學歷、工作經驗、專業資格等的披露也含糊其辭。這些得到「隱世高人」襄助的上市公司,往往是「爆煲」的高危一族,例子有聯康生物科技(690)、北泰(2339)及已除牌的歐亞農業。 上市規則存漏洞 要解構上市公司董事為何可以施展「隱姓埋名」的伎倆,便得從本港的上市規則說起。根據港交所(388)上市規則,第三章是有關董事方面的,規定其個性、經驗及品格必須勝任該職務,港交所並可要求上市公司,進一步提供其背景、經驗、其他業務利益或個性的資料。然而,上市規則並無明文規定,要求華人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在中文年報公布其中文名字,問題便由此而生。 先講聯康。該公司前財務總監兼公司秘書Goldman Lee,便是箇中的例子,只列出英文名稱,並沒有中文名字。根據聯康2009 年年報,對其個人描述的篇幅也相當有限,只知道45 歲的Lee 先生,擁有超過20 年之會計及相關經驗,並為香港會計師公會之會員。 Lee 先生於今年3 月初被廉署拘捕,原因是聯康背後的「隱形」大股東梁惠民,涉嫌透過偽造會計文件及刻意隱瞞其東主的身份,把自己持有的三間內地公司,以12.9 億元的高價售予聯康,涉嫌串謀詐騙股東及投資者。而Lee 先生作為當時的財務總監及公司秘書,沒有做好核實收購對象財務狀況及持有人身份,當然要「孭鑊」。 隱姓埋名求明哲保身 據了解,近年內地老闆「流行」來港借殼上市,但注入的資產往往來歷不明,財務總監(CFO)為保障自己的名聲,均不欲以「真身」示人,以免惹禍上...

公開「水佬」三大秘密 (2011/7/26)

高仁因為工作關係,認識到不少equity analysts,尤其是在中資行做的Moses,更加是老友鬼鬼。因為高仁的公司與Moses的公司只有一街之隔,經常在街上撞口撞面,大家「吹得水」多,關係自然熟絡。 日前,高仁甫踏出公司電梯大堂,見到超人在保鑣護送下入lift之後,便見到Moses在外面經過。Moses跟高仁講,佢間證券行愈來愈 aggressive,除了要出reports之外,連電視台財經節目都要撈埋,真是「得閒死,唔得閒病」! 其實,在金融圈裏面,有不少害群之馬的「水佬」(即係「口水佬」或「水皮佬」),經常在幕前忘情「演出」,對答看似頭頭是道,但實情是帶人遊花園。 高仁決定公開其「烽煙」節目必殺技、「水佬」師徒內訌的恩怨源頭,以及「水佬」與財經雜誌如何裏應外合替莊家散貨。 心靈慰藉的「水佬A」 先講在「缸湖」享負盛名的「水佬A」;「水佬A」屬於「缸湖」的叔父級人馬,深得各大媒體器重,經常接受散戶求神問卜,乃是「烽煙」節目的常客。以下是「烽煙」節目的部分節錄: 主持人:「以下我們將接聽觀眾的電話。你好!請問貴姓?」 羊太太:「主持人、水佬A,你好!我叫羊太太。」 水佬A:「羊太太,你好!想問邊一隻股票?」 羊太太:「我想問神仙控股。」 水佬A:「啊!神仙控股你在乜位買入呢?」 羊太太:「我在5元買入。」 水佬A:「神仙控股現價已跌至3.2元水平,10天線跌穿50天線,技術走勢轉差喎。」 羊太太:(聲音開始變得驚慌)「 咁樣點算好?」 水佬A:「你在5元買入的話,應該係去年12月高位的貨,係咪?」 羊太太:(對水佬A料事如神,打從心裏表示崇拜)「係呀、係呀!」 水佬A:「其實,神仙控股跌至4元,跌幅達到20%的時候,應該一早嚴守止蝕。不過,既然揸住咁耐,不妨等一等。」 羊太太:(以極尊重的聲調發問)「應該等到乜位呢?」 水佬A:「公司主要在香港從事廟宇管理業務,『綠仙子』求仁得仁深受善信擁戴,內地人亦會特地前來參拜,預計會受惠於自由行效應。我估計,在3元邊應該會有支持,等反彈至3.5元先走貨啦。」 羊太太:(幾乎感激流涕地回答)「謝謝!」 電話掛斷後,「水佬A」煙癮起,在西裝裏徐徐取了一口煙,錄影廠即時煙霧瀰漫。主持人不好意思阻止,惟有拉開話題。 主持人:「我都有買神仙控股,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