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撕開「水佬」真面目 (2011/8/9)

Moses 身為equity analyst,一直睇開fundamentals,在電視台粉墨登場講股,只是迫不得已。對於上次高仁公開「水佬」的必殺技,Moses 話同行齊聲拍掌,大快人心喎!

讀者亦相當捧場,來信要求繼續爆料,高仁決定斬多幾両,撕開「水佬」的真面目,如何兼營「副業」、無料扮有料及呃飲呃食的實況。

人工低經營「副業」

先講「水佬」的特徵,他們有着一個共通點,就是主要出身於本地薑、大陸幫或台灣幫的證券行,得一份為數不多的「老底」(基本底薪),而這份「老底」有時甚至比起在外資行做junior的analyst也不如。

這些「水佬」多數會以聯席董事、研究部主管、總裁、副總裁、策略師或策略員等職銜自居,但實際工作與marketing 職員無異,都是靠把口搵食。上班的大部分時間,他們均會外出工作,包括「出鏡」、去「飯局」、講talk 或教書等,總之逗留在公司的時間少之又少,研究報告質素可想而知。

「水佬」的人工雖然比較「奀」,但在散戶和「C9」(師奶)的鼎力支持下,總算累積了一點「名氣」,故此可以經營「副業」,去開闢其他收入途徑。

例如在報章上「霸地盤」出稿、在「水佬」雜誌推介股票和在大學的校外進修部教書等。如果「水佬」人面夠廣又懂得拉關係的話,隨時連上市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都可以撈埋。

至於「霸地盤」出稿的收入,其中會依據「水佬」的名氣去分grade。grade A 的「水佬」,知名度較高,在報章寫稿可以獲得的報酬較高,大約5 萬元左右;grade B的「水佬」,知名度稍遜,獲得的報酬較低,只有約3 萬元左右。

除了上次提到的「水佬A」及「水佬B」之外,金融圈還有N 個「水佬」,以下情節如有雷同,切勿對號入座。

四大「水佬」精采情節

一、「水佬C」是名副其實的「水佬」,因為公司要求佢負責的工作範圍相當簡單,就是上電視「出鏡」、在報紙「霸地盤」出稿和開seminar 講talk 之類,總而言之要有mediaexposure。

在公司內, 「水佬C」不隸屬於任何部門,做乜冇人知、冇人理,猶如無主孤魂。「水佬C」為人無內涵,但又鍾意多管閒事,經常對其他同事指指點點,胡亂發表偉論,最後弄到神憎鬼厭。

二、「水佬D」經常要四圍去,的士出、的士入,每月均有一大疊receipts 要交予公司會計部,去claim 車馬費及應酬費。會計部同事check 單時發現,除了的士單及食肆收據之外,竟然連做gym 及美容院的receipt 亦有,原來是「水佬D」一時錯手,不小心把自己的單據混入其內;佢之所以去gym 練大隻,又去美容院「晒燈」,全因想模仿古天樂的「抝黑」造型,出鏡型啲喎!

三、「水佬E」畢業於local 大學,但自知不足,希望將勤補拙,遂利用工餘時間,去進修財務知識,報讀一個財務master 的課程。讀書期間,「水佬E」往往遲到早退,交功課得過且過。殊不知連考試也弄到一鑊泡,yield curve 都畫錯,curve 的尾段一飛沖天無限大,令導師面有難色,但大學顧全到與「水佬E」的證券行關係,導師只好勉為其難,讓佢僅僅pass。讀完master,「水佬E」兼職教書,擔任大學校外進修部講師,碰巧要講解期權理論,但佢對期權運作一竅不通,結果亂噏一通,連call 輪與put 輪都搞錯。落堂後,同學們怨聲載道,xyz滿天飛,要求校方回水。

四、「水佬F」專門「呃飲呃食」。有時候,上市公司會以增進投資者關係為由,宴請一眾「水佬」進行「飯局」,「水佬F」逢請必到、又食又拎。不過,「水佬F」成日掛住食,不留心「聽書」(管理層講解業務),在問答環節中醜態百出。佢惟有禮尚往來,在自己的「地盤」賣口乖,落力推銷該隻股票。

另外,一些上市公司會舉辦investorconference,請來一眾「水佬」撐場,希望營造星光熠熠的效果。一眾analysts 坐定定,等聽presentation 之際,聚首一堂的「水佬」卻坐埋一角,當然不是討論公司業務,而是玩啤牌「鋤大D」,令到管理層相當尷尬。

分析員最驚「44」

食物有到期日, 「水佬」也有賞味期限。以「水佬A」為例,隨着年紀漸大,觀眾可能會開始厭棄,工作量逐步減少;再者,在「水佬界」裏面,愈來愈多後生仔爭飯碗, 「水佬A」會隨時無得撈。

至於equity analyst, 日日埋首砌models, 對數字相當敏感。他們最驚的「冧把」原來是「44」,亦即是其expirydate。

根據投行的culture,四張野(40 歲)是analyst 的「小限」,double four (44 歲)則是analyst 的「大限」,必死無疑。以一家美資大行為例,超過40 歲的analysts只得4 個,44 歲以上更是一個都無。

歸根究底,做sell side 的經常要飛來飛去,上大陸睇廠、做company visit ,之後又要捱更抵夜, 通宵趕reports meetdeadline。所以,年紀大,機器壞,體力應付不來,惟有轉做buy side。

本欄逢周二刊出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財技高手的「實惠」財技 (2011/2/8)

時富投資(1049)大股東關百豪是公認的「財技高手」,除了超凡的財技之外,其「踢波」的「技術」也同樣出眾!在過去十多年間,關百豪充當「球員」的角色,把一直扮演着「皮球」的「實惠」,在系內互相「傳送」,精彩之處可能不亞於真正的足球賽事。 關百豪於1999年收購主板上市的時富投資,翌年入主東方銀座(996)的前身實惠集團,其後再分拆時富金融(當時聯會編號為8122)到創業板上市。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關百豪擁有三家上市公司,在入主時富投資的過程中,公司股價不只翻了一番,而且是由1.5元大幅飆升至超過19元,升值超過10倍,令他贏得「財技高手」的美譽。箇中三招「技術」如下。 出售實惠 先賺一筆 招式一:大股東「撞牆」,即把原本屬於私人資產的「996」,利用「撞牆」方式「踢去」上市公司。 2000年2月,關百豪以私人名義形式,以總代價6200萬元,相等於每股0.2元的價格,購入3.1億股實惠股份,晉身成為「996」的大股東,持股量53.88%。 同年5月,「996」建議先舊後新配股,關百豪為保大股東的地位,同時以每股0.6元,認購了1000萬股新股,涉資600萬元,使持股量僅被攤薄至50.92%,控股地位維持不變。 2001年2月,關百豪旗下時富投資,出資1.12億元,向大股東悉數收購「996」權益。 系內「回傳」 再賺差價 招式二:「金蟬脫殼」加「回傳」。2006年2月,時富投資從「996」(當時已改名為時惠環球)的手上,以1.4億元的代價,購回時惠(香港)全部權益(即「實惠」零售業務),使到「996」的「殼」和「肉」分離。同年8月,時富投資以1.06億元,把「殼股」「996」的27%股權,出售予「996」的董事兼股東之一的田琬善。 由於收購人原先已持有「996」的7.87%股權,加上新收購所得的27%股權,總體持股量超過三成,故此收購人提出全面收購。據了解,目前上市公司的「靚殼」價值動輒約2億至3億元,可見當時作價屬於「超抵價」。 直到2008年12月,時富投資又靜極思動,將持有「實惠」的時惠環球(香港)60%權益,注入已轉往主板上市的時富金融(510)之內,代價為1.86億元。2009年10月,時富投資進一步出售時惠環球(香港)餘下40%權益,代價1.24億元,全數由時富金融支付。 至於交易背後的動機,相信離不開大股東與上市公...

揭破「人頭」董事「隱身」伎倆 (2011/01/18)

每家企業都要依法向公眾披露訊息,但企業內裏其實還有很多不會或不願公開的「秘密」,這些「秘密」,對了解一家公司至關重要;本欄目的,就是嘗試拆解表象,把企業不想公諸於眾的訊息,暴露在讀者眼前,令大家分清真假,知所進退。 踏入新一年,新專欄正式面世,高仁先祝各讀者投資有道、得心應手。投資股票要有斬獲,風水學說的「趨吉避凶」,原來也可大派用場。「趨吉」者,選擇優質股是也,這方面可留待讀者慢慢研究。 筆者有興趣的反而是「避凶」,避開上市公司的「地雷陣」,以免偶一不慎,招致金錢損失。 上市公司在交易所掛牌,要向持份者(stakeholders)負責,訊息透明度的要求較高,溝通工具包括有財務報表、年報、股東周年大會、通告等等。不過,奇怪的事情卻在年報內出現,部分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變身「隱世高人」,除了「隱姓埋名」之外,學歷、工作經驗、專業資格等的披露也含糊其辭。這些得到「隱世高人」襄助的上市公司,往往是「爆煲」的高危一族,例子有聯康生物科技(690)、北泰(2339)及已除牌的歐亞農業。 上市規則存漏洞 要解構上市公司董事為何可以施展「隱姓埋名」的伎倆,便得從本港的上市規則說起。根據港交所(388)上市規則,第三章是有關董事方面的,規定其個性、經驗及品格必須勝任該職務,港交所並可要求上市公司,進一步提供其背景、經驗、其他業務利益或個性的資料。然而,上市規則並無明文規定,要求華人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在中文年報公布其中文名字,問題便由此而生。 先講聯康。該公司前財務總監兼公司秘書Goldman Lee,便是箇中的例子,只列出英文名稱,並沒有中文名字。根據聯康2009 年年報,對其個人描述的篇幅也相當有限,只知道45 歲的Lee 先生,擁有超過20 年之會計及相關經驗,並為香港會計師公會之會員。 Lee 先生於今年3 月初被廉署拘捕,原因是聯康背後的「隱形」大股東梁惠民,涉嫌透過偽造會計文件及刻意隱瞞其東主的身份,把自己持有的三間內地公司,以12.9 億元的高價售予聯康,涉嫌串謀詐騙股東及投資者。而Lee 先生作為當時的財務總監及公司秘書,沒有做好核實收購對象財務狀況及持有人身份,當然要「孭鑊」。 隱姓埋名求明哲保身 據了解,近年內地老闆「流行」來港借殼上市,但注入的資產往往來歷不明,財務總監(CFO)為保障自己的名聲,均不欲以「真身」示人,以免惹禍上...

公開「水佬」三大秘密 (2011/7/26)

高仁因為工作關係,認識到不少equity analysts,尤其是在中資行做的Moses,更加是老友鬼鬼。因為高仁的公司與Moses的公司只有一街之隔,經常在街上撞口撞面,大家「吹得水」多,關係自然熟絡。 日前,高仁甫踏出公司電梯大堂,見到超人在保鑣護送下入lift之後,便見到Moses在外面經過。Moses跟高仁講,佢間證券行愈來愈 aggressive,除了要出reports之外,連電視台財經節目都要撈埋,真是「得閒死,唔得閒病」! 其實,在金融圈裏面,有不少害群之馬的「水佬」(即係「口水佬」或「水皮佬」),經常在幕前忘情「演出」,對答看似頭頭是道,但實情是帶人遊花園。 高仁決定公開其「烽煙」節目必殺技、「水佬」師徒內訌的恩怨源頭,以及「水佬」與財經雜誌如何裏應外合替莊家散貨。 心靈慰藉的「水佬A」 先講在「缸湖」享負盛名的「水佬A」;「水佬A」屬於「缸湖」的叔父級人馬,深得各大媒體器重,經常接受散戶求神問卜,乃是「烽煙」節目的常客。以下是「烽煙」節目的部分節錄: 主持人:「以下我們將接聽觀眾的電話。你好!請問貴姓?」 羊太太:「主持人、水佬A,你好!我叫羊太太。」 水佬A:「羊太太,你好!想問邊一隻股票?」 羊太太:「我想問神仙控股。」 水佬A:「啊!神仙控股你在乜位買入呢?」 羊太太:「我在5元買入。」 水佬A:「神仙控股現價已跌至3.2元水平,10天線跌穿50天線,技術走勢轉差喎。」 羊太太:(聲音開始變得驚慌)「 咁樣點算好?」 水佬A:「你在5元買入的話,應該係去年12月高位的貨,係咪?」 羊太太:(對水佬A料事如神,打從心裏表示崇拜)「係呀、係呀!」 水佬A:「其實,神仙控股跌至4元,跌幅達到20%的時候,應該一早嚴守止蝕。不過,既然揸住咁耐,不妨等一等。」 羊太太:(以極尊重的聲調發問)「應該等到乜位呢?」 水佬A:「公司主要在香港從事廟宇管理業務,『綠仙子』求仁得仁深受善信擁戴,內地人亦會特地前來參拜,預計會受惠於自由行效應。我估計,在3元邊應該會有支持,等反彈至3.5元先走貨啦。」 羊太太:(幾乎感激流涕地回答)「謝謝!」 電話掛斷後,「水佬A」煙癮起,在西裝裏徐徐取了一口煙,錄影廠即時煙霧瀰漫。主持人不好意思阻止,惟有拉開話題。 主持人:「我都有買神仙控股,可...